对分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甄俊丞

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教学需要了。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因时而变、不断创新,所以,找到更加切实有效的、与当今教学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交流,还能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分课堂”就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能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

对分课堂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把它运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还可以使学习的氛围更加浓厚,促进师生之间更好地互动。然而,在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阻碍因素,对分课堂的作用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本文主要是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研究,从教学实践的角度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可以有效提升对分课堂实践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相关方法,希望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效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对分课堂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意义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发展的现状

目前来看,国外对对分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是相对较少的,但是对类似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多,这就为对分课堂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支持。之前有人认为最早的翻转课堂实验与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相似之处,而同时恰恰是翻转课堂为对分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翻转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来进行自主预习,教师则已经录好了相关的学习视频,只需要学生自主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再在课堂上听教师的相关指导就可以了。但是总体来讲,对分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我国课程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逐渐涌现出来的,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对对分课堂发展现状的研究既吸收了传统的一些优势之处,又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创新。同时一些相关研究也表明了对分课堂的目标是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去规划自己的学习。而且通过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也证明了对分课堂存在的可行性和价值。但同时国内的研究也表明了对分课堂在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从兩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一个是教师,另一个是学生,而主要问题就是教师的课程内容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对于课程的考核制度也不完善。这就是对分课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对分课堂的意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解读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对分课堂,能够转变学生固有的错误思维方式,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进而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对于教师来讲,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对分课堂的方法,有利于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更能够应对时代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有助于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发展,更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发展道路。

二、针对对分课堂的发展现状提出的建议

(一)在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懂得分清自己的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有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发挥着旁人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更多的是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此来激发课堂的潜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活动的开展不是教师一个人能完成的,教师授课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也要积极地配合教师教学,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堂需要师生合作才能完成,只要有一方不配合,就会妨碍这项活动的开展,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和应该做的事,这样才会促进课程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和义务”中第三课“公民权利”时,运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就要明确各自的任务是不同的。教师需要为学生理清课程内容“公民的权利有哪些”,并且为学生讲解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学生的任务就是将教师讲解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疑惑进行记录,能够在与同学交流的时候或向教师提问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惑。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问题,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理解,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来解决各自存在的疑惑,最后再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作业,所以教师和学生的职责界限是相对明确的。另外,明确各自的位置,才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主动性,才能够让学生在没有教师可以依靠的情况下更加专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和问题研究中,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强烈兴趣。

(二)在应用对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结合社会实践进行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许多内容是与社会相联系的,而初中阶段也是一个人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自己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并运用到社会生活中,这样可以有效地把课本知识化为学生的自我理解,并通过他们的具体行动表现出来,对于学生优秀人格的培养有很大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这节课时可应用对分课堂,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梳理清楚知识结构,让学生很容易地了解到教师的讲课内容,同时教师在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之后也要求学生明确自己应该重点吸收的内容。这是课堂上的内容,那么在对分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学生在课下查找书籍和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独立思考,以此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思考的过程就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而对于公平正义的讲解,相对来讲是比较简单的。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知识,在利用对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投入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通过真实的事件去感受知识,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查阅资料。虽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很多理论性知识,但它与社会实践也是有很大联系的,学生只有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才能不断地发现知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才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三)激發课堂参与欲望,提高自学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完整、详尽地向学生叙述重难点知识的同时,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施展能力的余地,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地位,让他们从内心树立“我要学”的学习理念。新的教学理念的融入,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有效地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其在课堂上勇敢地表达出自己对于学科问题的看法,并在课堂中和他人针对不同的论点进行讨论,能够进一步融合各类观点并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内容。在对分课堂中,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有限的课堂时间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述教科书中的内容,而应该有选择性地授课。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为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我国国家机构”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是否了解我国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并简单叙述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和它们的性质与职权。教师向学生展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场景图片,让学生想一想“我国的哪些领导人是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我国的国家机构主要由哪些重要的国家机关所组成”并陈述自己的观点,小组长可以对组内成员的讨论结果进行记录与整理,然后上交教师进行最终审核,教师在看完小组成员的叙述之后,从中选出最为清楚的内容并向其他学生展示,呼吁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板书,简单列举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当中对于一些募捐活动的规定,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慈善法对于捐款行为所提出的要求,它的出台能够反映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哪些职权。

(四)组织课堂活动,增加师生互动

由于年龄的限制和生活阅历的不足,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疑惑,再加上学科知识过多,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学生的消极和抵触心理。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教学的特点来组织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以此营造对分课堂的氛围,也可以很好地增加师生与生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和频率,学生在碰到疑难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这对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增强大有助力,并且会大大提升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积极性。在对分课堂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出浓烈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小组协作来共同解答学科问题,此时,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都能够在对分课堂中得到增强。

例如,在学习“我国基本制度”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然后将自己写出的结果和书中的内容进行对比,查看是否正确,并留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预习,组织“预习我最棒”的活动,看看哪位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思维导图将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进行完整的表述。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举手说明自己所了解的基本制度,并说一说它们对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哪些重要的作用。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共同讨论教材中所给出的几名学生对于父母工作单位的叙述,判断他们的工作单位属于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并说出自己作出判断的理由。

(五)运用现代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对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现代技术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以此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同时,教师可以选择恰当的教学辅助工具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并鼓励他们大胆质疑,转变学习思想,让他们能够逐步树立正确的“三观”。对分课堂的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对分课堂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正面作用,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使之将理论内容和具体实践进行有机的融合,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学科教学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尊重自由平等”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班内的学生以自由为主题来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说一说对于自由和平等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学生可以想一想断了线的风筝为什么再也飞不起来,以此来理解自由需要受到的各种限制。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查一查我国对于互联网各种言论所做出的相关法律规定,共同讨论在网络世界中自由的边界,学生可以举一些身边的具体事例来和其他人分享自己对于平等的认知,然后,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向学生展示本课内容的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中关于平等的具体规定,以此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等这一概念的理解。

总之,社会的快速变化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学校培养全面发展型的学生,而在这一点上,对分课堂模式的应用无疑是一种好办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应用对分课堂,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课堂学习,有了新的自我学习途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重视对分课堂的应用,对于教学发展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朱华丽.对对分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20.

[2]黄斌,孙通泽,吕梅,等.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兼对翻转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的审思[J].教学研究,2019,42(1):116-123,130.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

编辑:赵飞飞

猜你喜欢法治道德课堂教学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跟踪导练(五)(2)时代英语·高一(2019年5期)2019-09-03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2期)2019-08-24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中国法治文化(2016年4期)2017-01-20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作文教学研究(2016年1期)2016-07-05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推荐访问:课堂 学中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