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游戏+”干预中提高特殊幼儿自我肯定能力的实践

陈潇霞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特殊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学习,许多幼儿园积极推进融合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旨在帮助特殊幼儿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应当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融合游戏”是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沟通交流的桥梁,也是帮助特殊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之一。“融合游戏”是指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的一种形式,本文中的“融合游戏+”是指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和普通幼儿创设多种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是指教师基于特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多种资源,在户外游戏、区域游戏、角色游戏等游戏中为他们提供语言、行为、能力、心理等多方面需求的帮助,支持特殊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因此,教师应注重幼儿自我肯定能力的培养,其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中提到的自我肯定能力包括语言、行为、能力、心理等方面的能力。比如:学会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拒绝他人无理的要求;
自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想法;
尽量自主独立完成任务,不依赖他人;
有自尊自信的表现和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等。3~6岁是培养幼儿自我肯定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充分认识和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差异和特殊教育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自我赞扬、自我肯定和自我激励的成长环境,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本文以大班幼儿尘尘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融合游戏+”的干预,帮助特殊幼儿提高自我肯定能力。

一、幼儿的基本情况

尘尘,男,2016年12月3日出生,目前就读于笔者所在幼儿园大班,是随班就读幼儿。尘尘在认字、识字方面表现突出,汉字识字量近600字。在语言交流方面,他的词汇量与同龄幼儿相比较为丰富,能够较清楚、完整地表述自己的需求;
在动作发展方面,他喜欢走、跑、跳、攀登、爬行等运动,但平衡性、肢体协调性、力量和耐力都较弱;
在情绪情感方面,尘尘常常不自信,且情绪调节能力较弱,会因为一些小事哭闹不止,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在生活习惯方面,尘尘挑食、偏食情况严重,不愿自主进食,喜欢用手抓取食物,卫生习惯较差;
在生活自理方面,他无法进行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活动,如自己穿脱衣裤、拉拉链、穿鞋子等,自理能力较弱;
在社会适应方面,他无法融入集体生活,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没有固定的玩伴;
在自我约束方面,尘尘通常不能安静地坐着超过1分钟,规则意识较弱,喜欢摆弄物品。

二、实践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教师了解和认识幼儿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本文中,笔者采用了追踪观察法,对尘尘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进行追踪观察,从健康、語言、社会、艺术这四大领域入手,对照领域目标观察尘尘在各类游戏活动中的状态,真实、客观地了解尘尘现有的发展水平。

(二)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或相关人员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本文选取了尘尘班级的班主任、保育员和尘尘妈妈作为访谈对象,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入手进行了深入访谈,从多角度、多途径了解尘尘的特殊教育需求。

三、“融合游戏+”干预策略的应用

“融合游戏+”的干预策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教师通过创设多种符合特殊幼儿发展的游戏,满足特殊幼儿不同的教育需求;
二是指通过有针对性的个体干预和在团体游戏中的干预、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的内在干预和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的外在干预等形式,促进特殊幼儿的社会性互动,推动特殊幼儿在语言、行为、能力、心理等多方面的发展,不断激发特殊幼儿的学习潜能,在游戏中提高特殊幼儿的自我肯定能力。笔者以大班幼儿尘尘为例,结合其发展情况和特殊教育需要,总结了以下几点策略,促进其自我肯定能力的提高。

(一)观察与倾听——唤醒积极情绪

《指南》提到:“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幼儿受到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的限制,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完善,其自我评价常常依赖于外界对他们的评价。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活动和表现,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多给予他们具体且具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提高幼儿的自我肯定能力。

1.案例分享一。放学时间到了,大家正在整理自己的服饰和个人物品。这时,建构区传来了尘尘的哭喊声:“我不会穿!我不会穿!”只见尘尘躺在地上,左右脚的鞋子穿反了,他一边用双脚用力地拍打着地面,一边憋红着脸,生气地拽着羽绒服的拉链,却怎么也拉不上。于是他将外套脱下甩在地上,脸上挂着泪痕,边走边说:“我不会呀,谁来帮帮我!大家都不帮我!”

2.分析与思考。大班上学期即将结束,但尘尘却无法做到自主地穿脱衣物、拉拉链。由此看出,尘尘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手的灵活性、协调性有待提高。当他看到同伴都能正确且快速地整理好衣物,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了打击。由此可以看出,能力的欠缺是导致幼儿缺乏自我肯定能力的主要因素。

3.教师的干预策略。形成自我肯定能力的前提是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笔者抓住尘尘识字量丰富的这一特点,在班级阅读区开展了“每周故事大会”阅读活动,鼓励尘尘以主持人的身份给大家分享绘本故事的主要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活动,尘尘的状态从紧张、局促、焦虑,慢慢变得自然、享受并投入其中。“融合游戏+”阅读区活动为尘尘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同伴的赞赏和肯定唤醒了尘尘的积极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自我肯定能力。

(二)接纳与鼓励——巧用同伴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社会适应性发展、社会认识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1.案例分享二。区域游戏时间到了,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不同类型的游戏。尘尘手里拿着建构区的木质积木,东走走,西看看。笔者见状问道:“尘尘,你想玩什么呢?”“我就看看。”尘尘边敲打手中的积木边说。没过多久,笔者便听到慧慧焦急地说:“老师,尘尘把我们搭的多米诺骨牌全部推倒了。”“老师,尘尘把我们的螺栓小人推倒了。”又一个幼儿焦急地说道。尘尘看到他们生气的样子,用小手捂着嘴巴偷笑起来。当笔者询问尘尘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尘尘轻声说道:“没什么,我就是玩玩呀。”

2.分析與思考。大班幼儿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表现为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游戏中能分工合作、发生冲突能够协商解决等。从案例二中可以看出,尘尘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他有交往的意识,却缺乏交往的技能。长此以往,尘尘将与班上的其他幼儿逐渐疏远,这会影响其自我肯定能力的发展。

3.教师的干预策略。本文中提到的自我肯定能力涵盖了语言、社会、健康、艺术这四个领域的内容,对于社会领域,《指南》提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师要重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基于此,笔者生成了“融合游戏+”——角色游戏。在游戏中,笔者引导班级中热情且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幼儿带领尘尘积极参与,让尘尘扮演警察的角色。在其“执法”“巡逻”过程中,笔者尝试引导尘尘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交往,并利用同伴间的正向引导,帮助尘尘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逐步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发展其自信和自尊,从而提高他的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尊重与支持——创建自主空间

《指南》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的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特殊幼儿由于某些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在学习和生活上存在一定问题。基于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特殊需求,为其创建相对自由、自主的空间,以尊重和支持的态度促进其不断发展。

1.案例分享三。户外建构游戏开始了,幼儿自由分组,根据自己选择的搭建主题和游戏材料进行活动。尘尘兜兜转转,在每一组都停留了一段时间,但都没有选择加入。最后,他一个人跑到旁边的材料区,费力地拿取了一些形状、大小相同的长方体积木,开始垒高。当积木的高度和尘尘的身高一致时,他用小手用力一推,积木立刻倒下,尘尘边拍手边激动地说:“我成功了!我成功了!”然后,他开始重复垒高、推倒,直至建构游戏结束。

2.分析与思考。大班幼儿游戏的特点是合作完成游戏,他们有了和同伴共同游戏的意愿,在游戏前,有明确的目的,能够在游戏中自主分工,并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案例三中可以看出,尘尘的游戏水平较低,他在游戏时没有明确的主题,也不在意游戏结果,更多的是刻板地重复着“垒高、推倒”的动作。

3.教师的干预策略。笔者从对尘尘的追踪观察中发现,尘尘将所有的游戏时间用于将各类物品垒高、排列、推倒,其重复、刻板的行为较多。基于此,笔者并没有强制中止尘尘的游戏,而是为其提供了相对自由、自主的空间,陪他一起垒高、推倒,探究不同的拼搭方式,这样的加入方式获得了尘尘的认同。同时,笔者将尘尘的经验延伸到科探游戏多米诺骨牌中,引导他从漫无目的的重复摆弄到有目的的探究学习,这对其具有一定的成长促进作用。

四、“融合游戏+”干预实施的成效

结合尘尘的身心发展特点,笔者对其从语言、心理、行为等多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游戏干预,并对尘尘妈妈、班主任、保育员进行了访谈,多角度地了解了尘尘的变化(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经过两个月的“融合游戏+”的干预使尘尘在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促进了他自我肯定能力的发展。接下来,笔者将持续追踪观察,根据尘尘的自我肯定需求,不断完善、丰富“融合游戏+”的内容。

结语

由于特殊幼儿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融合教育已逐渐融入主流教育,社会、学校、家庭对特殊幼儿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教师应不断学习并完善融合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融合游戏+”干预策略,为特殊幼儿提供语言、行为、能力、心理等多方面的帮助,以此提高特殊幼儿的自我肯定能力。同时,教师要以传播者、引导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向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家庭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帮助,家园通力协作,共同促进特殊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幼教中心新湖幼儿园)

猜你喜欢同伴笔者幼儿园专题·同伴互助学习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我爱幼儿园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老师,别走……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年10期)2020-11-07欢乐的幼儿园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4期)2019-09-10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中国学校体育(2019年11期)2019-02-17爱“上”幼儿园动漫界·幼教365(大班)(2018年9期)2018-05-14寻找失散的同伴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17年10期)2018-01-19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公民与法治(2016年12期)2016-05-17性能相差达32%微型计算机(2009年3期)2009-01-22

推荐访问:干预 融合 幼儿